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好老师11】刘中华:教研融合,智启未来

发布时间:2024-09-10 浏览次数:

文图:张明婧、司伟荣

近日,在第10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中,基础医学院刘中华副教授指导的《通过内源性代谢产物NMT治疗肺纤维化的功能和机制》项目获得金奖及“最佳学术奖”。本届大赛针对前9届奖项综合积分排名前10的指导教师,首次设“卓越指导教师奖”。刘中华综合得分排名第6,荣获“卓越指导教师奖”。

刘中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省精品在线课程,河南省思政样板课程。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SCI文章20余篇,其中一区期刊10篇。主编教材3部,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10项。

创新能力培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当拿到大赛金奖和最佳学术奖的那一刻,我流下的是喜悦的泪水”,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张明婧激动地谈到,“360多个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日夜与心酸都在那一刻瞬间烟消云散,非常感谢刘中华老师”。张明婧的故事要从一年前参加刘老师课题组的遴选面试开始,凭借较为熟练的口语,她顺利进入“一带一路”项目组。作为刚刚踏入实验室的科研小白,从阅读文献、课题选择、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备赛PPT、院内初赛、反复预演、逆袭省赛、克服身体和压力极限、斩获国赛桂冠,一路走来刘中华老师亦师亦友、身体力行,亲自指导他们科研活动,为他们答疑解惑,做他们坚强的后盾,鼓励和帮助他们顺利走进科研的大门。2021级本科生李昂回忆:“在备战竞赛的过程中,刘老师始终与我们同在,答辩逻辑严密,细节严格要求,他的鼓励和指导让我们信心倍增,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鼓励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入科研团队,早接触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是基础医学院的优秀传统,也是刘中华老师多年坚持的科研育人之梦。刘老师致力于医学与化学交叉融合研究,探索新材料、新分子解决医学难题的新途径,主要聚焦于新型纳米载体和有机小分子在肺癌、肺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相关文章发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Biomaterials, Small等国际顶级期刊,他常常将最新科研进展融入到本科生课堂,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本科生课题小组内,刘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献,了解学科前沿进展,启迪学生思维,迸发新想法;指导学生科研设计,将想法转换为科研项目,在项目中,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显著提升;激励学生将项目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可视化思维,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撰写学术论文,他事无巨细、一丝不苟、言传身教、乐在其中。

年复一年的细致探索,带来的是丰硕的育人成果。参加4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以来,刘中华带领河大医学学子在比赛中共获得金牌5项、银牌4项、铜牌1项,个人荣获“卓越指导教师”奖,同时指导的本科生荣获“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此外,迄今已有15名本科期间在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的学生被推免至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攻读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8篇。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刘老师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他不仅为学生提供学术上的指导,更在生活上给予关怀,让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的耐心细致、严谨治学,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张明婧如是说,“刘老师不仅在比赛上给予了我们指导,还教会了我为人处世,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比起一个小小金奖,这更是我能受用一生的。”

课程建设与改革:深耕细作,推陈出新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刘中华老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将解剖学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对解剖学课程大胆革新,带领教研室老师共同建设《系统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等在线课程并在智慧树平台、中国大学慕课上线,获批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系统解剖学》还获批省级思政课程。通过与智慧树公司合作,刘中华带领团队建设的《系统解剖学》知识图谱智慧课程近期上线,将人工智能融合入解剖学教学,为解剖学教学开拓新思路。这是河南大学在医学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智慧教育在医学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建立并实施了“九选三”个性化培养新模式,强调学生培养的个性化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等方面均起到关键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基础教师、临床教师)为主导的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将实践操作、临床案例、小组讨论、团队合作与医教协同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涨,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更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育教学犹如一条无尽探索之路,永恒而新鲜。“骐骥一跃,未及十步之遥;驽马虽慢,不舍昼夜,终至千里。”刘老师深谙其理,作为一名教师,他明白教育的道路是无尽的学习与成长。在教学之路上,敏锐地洞察并应对每一个新的教学难题,挖掘教育的本质,探寻教学的真谛。刘老师致力于教学创新,以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奉献,用一生的时间精心打磨每一堂课,在讲台上默默撒播智慧的种子,忠诚地履行着教育的神圣职责。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经典的医学必修课程,是医学生踏入医学殿堂的第一课,也是离人体生命“最近”的课程。作为一名解剖学教师,刘中华深知肩负着教书育人和救死扶伤的双重神圣使命,他将对生命的敬畏充分融入到课堂中。在基础医学院的人体解剖楼内设有人体标本展示厅,这里是刘老师每天带着医学生课上课下反复观摩学习的地方。每个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刘老师坚持带领医学生以向“大体老师”致敬的方式,通过向无语良师献花致敬的活动,让每一位心怀热爱的青年医学生带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尊重开启漫漫学医路。

2021级口腔医学本科生杨奕伦说,在刘老师的课堂中,思政教育从来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在实践中成长。他点燃一盏微光,激发学生产生的点点星光,共同照亮一起前行的道路。

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燕志鹏对4年前的医学生第一课印象深刻,他说,“我清晰的记得一句话开课仪式上,刘老师讲的特鲁多医生的一句话,医生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路虽远,行则将至,系统解剖学中不仅帮助我们构建人体的基本框架,更让我们明白医生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用大爱去护佑生命。4年多的医学生涯中,我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医务工作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服务患者,践行身为医者的使命。”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刘中华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深知,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课程思政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教育的大道上,刘中华老师将不断前行,用质朴的情怀在平淡中彰显育人价值,用如磐的信念在坚守中书写动人篇章。


上一条:基础医学院举行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

下一条:基础医学院2024级迎新工作圆满结束

地址: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北门向里基础医学院大楼 

电话:0371-23880585(院办)

邮编:475004

邮箱:jcyxy_2022@163.com

Copyright @ 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