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师德师风建设

【好老师5】100℃的爱与责任--牛保华

发布时间:2023-11-14 浏览次数:

写在前面:

在临床医学生的课堂上,活跃着这样一位老师,她目光灼灼,声音洪亮,语气坚定;她热情洋溢,张弛有度,互动自如;她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她就是同学们眼中的好老师,同事眼中的好搭档,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任牛保华教授。

1989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她,没有选择走上手术台,转而站上了三尺讲台。在她看来,播撒医学知识,培养更多有爱的灵魂,与救死扶伤一样神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3年来,她用拳拳爱心和殷殷真情,践行着自己“爱与责任”的信念与使命,而讲台上的她已从风华正茂的书生,站到了两鬓斑白的资深教师行列。

有“内涵”的病理课

5月2日,学院教职工微信群因为一堂病理课久久刷屏,热闹非凡。发起者是学院教学督导组的老师们,起因是他们听了一堂精彩绝伦的医学专业课,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而故事的主角就是牛保华老师。对于这样的情景,牛保华老师早已经习以为常。

在牛老师的课堂上,从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到糖丸爷爷顾方舟,从病理学家沈琼研制“食管细胞采取器”到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原本枯燥的去神经萎缩、炎症、细胞组织的损伤等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记忆深刻;从电影《跨过鸭绿江》到抗美援朝精神,从战胜SARS病毒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都能恰如其分地融入她的病理课,润物无声地浸润着医学生敬畏生命、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从过程性评价、翻转课堂到混合式教学,从课程思政、非标准答案探索到CBL临床病理分析大赛等,她的课堂形式一直在创新,内容也总能抓到学生喜闻乐见的点,被同学们誉为“有内涵”,一代代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职业精神就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生根发芽。

牛老师的病理课在医学专业的师生中有口皆碑。因为业务突出加上敬业、肯奉献、喜欢钻研,1994年她就接过了教研室主任的接力棒。担任主任近30年来,她一心扑在病理学教学上。牛老师常说,看病不仅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教书也一样。病理学作为医学生的三大基础课之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她的梦想是将病理学课程打造成有思想、有内容、有温度的课程思政“金课”。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来,牛保华教授主讲的《病理学》获校课程思政二等奖,同时获批我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医学院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她的作品“肿瘤”获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大赛三等奖,获我校非标准答案试题及学生优秀答案案例一等奖。她主导构建的病理学虚拟实验及病理学4A数字平台已经在学生中广泛应用,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要“真功夫”的实验课

牛保华老师非常重视教学团队教学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实验教学。2月26日,牛老师主持召开了教研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专题研讨会,她分享了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和经验,介绍了新学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3+X”方案。研讨会的重要环节就是分小组讨论,梳理出病理知识和思政课程的联系点,再提交一份课程思政案例。像这样的集体备课会也是司空见惯。

教学能力是学生培养的关键保障。但国内普遍的医学专业背景教师短缺的问题,也成为了牛主任近年来最有危机感的事情。医学生的培养刻不容缓,质量更不容许打折扣,靠天吃饭不如自力更生,牛主任说,我们自己“培养”。于是,学院里,非医学背景青年博士的医学专业“小灶”课堂上,牛老师主动放弃休息,积极备课,从不缺席;教研室里,她发挥团队力量和传帮带精神,为每位青年教师选配人盯人的“导师”,制定一对一的培养方案,还定期布置“作业”、检查“作业”;青年教师每节新课前,她都要抽丝剥茧地手把手分析案例;课前教研室内部的“试讲”汇报会上,她严苛到逐字逐句指导把关;课堂上,她总能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在她眼里,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对于牛老师的悉心指导,教研室的青年教师总是津津乐道、心怀感激,然而最让他们生畏的却是病理学实验课。准确读取病理片子要靠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尤其要有很好的组织学和解剖学实践能力,找到和正常组织、器官的不同点。对于非医学背景的青年博士而言很有挑战性,同时也是检验他们学习成效最直接的练兵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自然也是牛主任最为重视的原因。“我们不能辜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要用最严谨的态度、最优质的课程滋养他们”,牛老师经常说。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对于病理学课堂,她对每位新教师的要求近乎苛刻。因此,为了练就“真功夫”,避免“挨训”,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们每逢实验课都加倍的努力练习、备课。

“失态”的泪奔

2020年9月,上个学期的期末成绩反馈会上,牛老师想到要与未曾谋面的同学们见面,心情激动不已。她特意挑选了一件红色的衣服“盛装”出席,开场白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我想死你们了!”

原计划半小时的反馈时间,牛老师整整讲了一个小时。从同学们制作的上百个思维导图到上百个中英文的微课,从叮叮作响的钉钉群消息到微信群里的教学反馈,从没日没夜的作品欣赏到深夜里的隔空对话,一个学期的居家学习,一个学期的云端课堂,牛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想尽办法与同学们相互陪伴、相互交流,而这种特殊时期的“云”交流方式也让牛老师和同学们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深厚的情感。

当读到临床医学2班郑维锋送给自己的诗:“愿师畔常之也——花开如意,百香铺百里;灯火未央,万盏溢万家”,她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或许是这学期有太多被同学们的认真作业感动的无眠夜晚,或许是有太多对家人的亏欠,父亲癌症病危,学生的课一节没落,却错失了在父亲卧榻前尽孝的机会,成为遗憾,或许是在那一刻,她找到了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

牛老师把自己情不自禁的“泪奔”当做“失态”,当她事后访谈同学时,得到的反馈是这样的:

同学:我们今晚有个上学期期末成绩反馈会,病理老师说着说着就泪奔了,很遗憾没有在讲台上见过我们。危难时期的师生情。

家人:老师真情流露,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老师。

同学:我们做了病理微课,有时候晚上12点会发给老师,老师还会回复。就是这种事情,大家有了感情的土壤。

家人:嗯,老师很敬业。

同学:又红又专的一位老师。

让牛老师始料未及的是,她的“失态”传递的是正能量,自己的真性情收获的高度赞扬。

意外的“红娘”

“牛老师,谢谢您给我一生的幸福!”一个午后,牛老师接到学生媛媛打来的电话,媛媛突如其来的兴奋。摸不着头脑的牛老师听完媛媛娓娓道来的故事,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竟客串了一把“红娘”角色。媛媛是牛老师2007级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有次来问,“老师,大学里到底能不能谈恋爱啊”,经验判断一定是遇到了情感困惑。午后的畅聊,牛老师从燕妮和马克思的爱情故事,到自己大学期间收获幸福爱情的经历,告诉媛媛:遇到真爱要把握机会,但要互相进步,掌握分寸。得到牛老师鼓励的媛媛开启了自己双向奔赴的爱情,并和男友一起考到北医读硕读博,再并肩回郑州回报家乡,现已步入婚姻殿堂。更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媛媛的男友也是牛老师导师制的学生,也在同样的问题中得到过牛老师的鼓励与支持。

多年来,这只是牛老师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故事的冰山一角。课堂外,学生参加朗诵比赛请牛老师做导师、组团队,学习上有困难请教牛老师方法,思想上有困惑找牛老师咨询,学业上请牛老师帮助做规划,牛老师来者不拒,总是热情帮助,连看病联系医生的小事也从不含糊,因为在她看来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信任,自当毫不保留。在学生眼里,牛老师是可亲可爱的老师,是朋友,是知心姐姐,还是睿智的长者,值得他们尊敬与爱戴。

100摄氏度是正常压强下水的沸点,要想保持沸点就要持续加热,就要忘我付出。因为热爱,牛老师选择站上讲台,站上了讲台就意味着持续的爱与奉献。“此生无悔入杏坛,同学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是我前行的动力,我别无他有,唯有拿出100℃的爱和毫无保留的真诚方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就在笔者码写文字的时候,牛老师正忙碌在金综楼青年教师的病理课堂,她用热爱书写责任的故事仍在继续......

文字:司伟荣 图片:牛保华

该征文获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当好引路人,一起向未来”师德教育主题征文三等奖。

上一条:好老师系列6:王耀辉--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下一条:【好老师4】沐杏坛春晖 育泮池桃李--白慧玲

地址: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北门向里基础医学院大楼 

电话:0371-23880585(院办)

邮编:475004

邮箱:jcyxy_2022@163.com

Copyright @ 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